CFP是Call for Papers/Call for Proposals的縮寫,中文可以稱作是研討會投稿。如同上一篇有提到,如果想要成為講師,可以有不同的練習場合,研討會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方式。而要站在研討會的台上之前,大部分都會需要寫研討會投稿。大部分的研討會投稿會包含:
1. 講者介紹(必須):大部分會需要100-250字左右的自我介紹,包含在這個領域專注的專長、比較熟悉的產業和社群經驗都可以寫在講者介紹。
2. 演講標題(必須):盡量在10個字的長度左右,不超過15個字,單位是中文字或英文單字的長短。讓題目可以盡量前顯易懂,且不會因為字數太多而在活動網站上面被切除。
3. 演講描述(必須):演講摘要這個則是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可以寫200-300字左右,盡量不要超過500字。除非你的演講是一整天的工作坊,才會需要字數比較多的投稿。
4. 演講摘要(非必須):演講描述的摘要100字,不超過300字,有些活動會要求比較仔細地沿講描述,供審核使用。而活動網站則是放演講摘要,因此會需要一個比較精簡版的摘要。
5. hashtag(非必須): 主辦單位不一定會需要講者填寫,關於這場演講的3個hashtag,但是這可以幫助自己在準備演講稿的時候,聚焦在想要傳遞的重要概念上,同時在活動當天,觀眾也可以透過這些hashtag幫助你宣傳這場演講。
6. 社群網站(非必須):可以是個人的網站、twitter、linkedin帳號連結。透過已經有的社群網站發布內容,同時作為個人信譽、經驗的代表。
7. 過去演講影片(非必須):有些大型研討會會希望是比較有經驗的講者來演講,因此會希望講者在申請的時候附上過去演講影片。
8. 演講投影片(非必須):有些講者會準備幾個題目,投稿在不同的研討會,有時候這個題目可能在過去已經講過了,那主辦方就會希望講者可以分享過去已經準備好的投影片,有助於審核資料的完善。
在寫大綱的時候可以想想:
1. 可以從最主要的核心概念開始、誰是觀眾?
在準備研討會講稿的時候,觀眾是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像是偏向技術實踐者居多,還是商業決策者居多等等,針對預期受眾量身定制提案內容,會幫助你的提案獲選機率大增。例如,在商業導向的技術研討會談論太多關於技術上的更新,以及其技術的應用理論,可能就比較不適合。假設是在偏向商業應用的研討會當中,把重點放在這項技術帶來的影響力跟應用情境,包含這個產品會是怎麼計費,導入的難易度在哪裡,不同公司導入的情境等等,都會是需要被提及的內容。
2. 這個概念解決的問題
常常我們會聽到很多關於某項技術或某個領域的熱門字,像是AI、K8S等等,但是觀眾可能不明白為什麼這個講題會對他們有所助益。因此可以把會遇到的情境,會遇到的難題,先提出來,讓議程審核者跟觀眾對這個講題有共鳴感。舉例來說:你是否也曾經遇過模型訓練好了,但是上線之後表現卻不如預期?你是否也曾經遇到過訓練模型的程式碼只在自己的電腦上面可以運作?
3. 觀眾聽完之後可以採取的行動或是學習點
當提到可能會遇到的難題之後,確定觀眾可以從參加這場座談中獲得的三種學習成果(learning point)或行動方案(action items),並將其納入提案中。舉例像是:“你將會學習到:”,其後包含這場演講的學習目標。在提案的結尾包括學習成果,幫助議程審核者更好地理解這場演講的學習重點和潛在價值。
通常在思考學習點跟行動方案的時候,其實也更容易讓自己站在聽眾的立場,就像疊樂高積木一樣,從專業出發,遇到開發者的時候就往"技術+專業"邁進。遇到商業場次,就把"商業應用+專業"拿出來。
4. 支持這些論點的數據
假設演講主題跟改善系統的某一部分有關,可以嘗試去收集,Before、After的幾個關鍵數據,效能加快多少倍?系統能承受比以前增加多少負載量?這些數據也能夠讓觀眾在參加這場演講之前就大概能夠想像更多的細節,如果沒有數據,或是這些數據不方便公開,也可以使用範例資料來做前後的比較。同時也製造了觀眾們可以有共同話題討論的可能性。
5. 閱讀研討會上一版的摘要手冊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查看看去年或者前一次的活動摘要,看一下之前的主題的技術跟應用深度為何,看一下大家去年對這個活動的討論內容。同時也看一下去年的講者陣容,可以的話,也在申請提案裡面談一下為什麼自己有足夠的經驗談論這個主題。
6. 校對內容、請別人幫忙看
在按下送出鈕之前,校對內容、錯字與拼字審核、確認稿件內容是針對這個研討會所寫的、相關附件跟連結等等,這些都需要在送出前檢查過幾次。雖然現在許多的CFP平台都提供大家在交件之後還可以修改,但預防繳交之後忘記修正,還是盡量在送出前兩三天就先寫好,請身邊的人幫你看一下。
可以請同領域或者同產業的人幫忙看,除了挑錯字,確認簡介與標題的高度相關之外,每個人閱讀起來的感受也會不同,彼此可以交換一下對這個演講提案的看法。也可以請社群朋友協助,假設不小心使用了太晦澀難懂的字彙,則需要加以解釋。否則,在這邊也是建議大家以盡量白話的內容為主。
這邊補充一個蠻常使用的技能,寫完之後就去睡覺,第二天早晨醒來進行再唸過一次,讀起來順暢的話就送出吧!
7. 準時提交
如果研討會有公佈提案繳交的截止日,盡量讓自己在前三天、一週前,甚至更早就完成申請。這些申請包含重點資訊跟相關附件,例如前面提到的個人簡介,演講歷史記錄,計劃在演講中使用的投影片跟程式碼。
雖然有時候會剛好遇到主辦單位在最後一天延後截稿日,但還是非常建議大家提早開始準備,若是遇到不會想要延後截稿日的主辦單位,你可能就錯失了一次跟大家分享的機會了。
(圖片來源)
前面有提到有些演討會還蠻在意講者的經驗值,在過去是否有許多的演講經驗。但同時在許多的研討會上,也有提供給第一次講者(First Time Speaker)一些資源,在申請的時候不妨看一下。有些研討會針對第一次講者提供協助,有些研討會還會提供CFP寫作教學、甚至還會派資深講者陪你演練。
如果第一次申請的時候遇到很大的挫折,不妨從新手友善的社群開始練習,主動跟主辦單位聯繫,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友善會提供協助的。
在這邊也附上4個給第一次講者的教學給大家當延伸閱讀:
希望今天的介紹讓大家更熟悉CFP的寫作跟準備囉,也希望第一次講者們可以有足夠的資源讓自己準備起來不慌張,我們明天繼續講者養成之路!
歡迎大家訂閱專欄,點這裡可以看歐洲碼農的新手村任務30篇文章列表。
對於這個主題如果有更多的想法,
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
也歡迎在這個google問卷提問:https://forms.gle/aZPXa3ipTdi8HaLY8
或是拜訪不定期更新的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bymiachang.tw
我們明天見:)